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工艺品正文

纺织艺术中的“织锦秘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0 浏览次数:93
  作为中国纺织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传承数千年而不衰。
  
  与其它海南传统民间绝艺濒临失传的命运相比,黎锦有一个优势,就是会织黎锦的人相对较多。在海南中部广大黎族地区,上了点年纪的黎族农村妇女多半都会织黎锦,而且随着近年黎锦价值被重新发现,一些年轻女孩子也加入织锦队伍。
  
  52岁的周秋梅是保亭番道村土生土长的黎族人,从10几岁开始学习织锦已近40个年头了。2006年周秋梅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委员会授予“中国优秀织锦工艺传承人”称号;2010年被授予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作为一名织锦高手,周秋梅最擅长的是黎锦的编排技术,编排技术在黎锦编织中的作用,相当于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图纸的作用。通过编排,对平面设计图案中每一个需要提花的色块进行准确的定位,能够让织工很容易地织出相应黎绵织品。这对于加快黎族传统织锦纺织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在织锦图案方面的创新步伐上,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周秋梅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她却有几本数字版的“织锦秘笈”。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阿拉伯数字,但记者捧着这本“织锦秘笈”横看竖看左看右看硬是没看出半点门道。
  
  原来这几本泛黄的普通日记本正是周秋梅几十年织锦生涯的艺术结晶。举个例子,织黎锦尤其是现代的黎锦图案,就好比盖房子,很多初学者还都只是搬运工,一些熟练的织锦者算得上是泥瓦匠,而周秋梅则是设计师。这笔记本中记载的数字就是各式黎锦图案的织法。
  
  黎族传统的织锦图案有100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而周秋梅则不断创新,将更多的图案融入到黎锦中。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现代图案,鸟兽鱼虫、中国书法还是外国文字,周秋梅都有本事将它化为笔记本上的一组组数字,然后用古老的技术将图案呈现在美丽的黎锦上。
  
  早些年,刚办嬉水节的时候,保亭要准备一些印有甘工鸟图案的黎锦做礼物赠送嘉宾,跑遍全县也没找到可以接这单活的人,最后是周秋梅临危受命,圆满完成任务。至此,周秋梅名声大振,连带着她所居住的番道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织锦村。
  
  此后,县领导还曾经将外商介绍给她,这个至今周秋梅也搞不清楚是哪个国家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亲自找上门来,希望与她合作,还邀请她去世界各地教授黎锦技艺,结果被没出过几趟家门的周秋梅婉言回绝了。
  
  说到这,她快言快语的徒弟黄秀丽忍不住插嘴道:“你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怕人把你卖了不成?”
  
  周秋梅的“秘密武器”
  
  周秋梅几乎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琢磨如何创新黎锦图案上了,当沉浸在编织黎锦图案中时,她常常达到忘我的程度。据周秋梅回忆,曾经有一副复杂的巨龙图案,她前前后后琢磨了1年之久,画下的数字草图更是难以计算。
  
  这里还要提一件周秋梅的秘密武器。这件10多年前由她亲手设计、她的丈夫倾力打造的黎锦设计仪,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废旧饭桌的支撑铁架子、类似于窗框的旧木架、几十条麻绳。黎族传统织锦一般为经线起花。记者看到,周秋梅正是在这台机器上进行织锦前的试验工作,以麻绳为经线,竹片为纬线,笔记本上的数字为蓝图,修修改改后,才进入最后的实际操作阶段。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想不到这三件不起眼的东西,到了周秋梅手中就成了她研究黎锦图案的一大法宝,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运用之妙,纯乎一心”,其实用来织锦的工具不也取材于朴拙的竹木嘛。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草木竹石均可为剑”大抵如此。
  
  因为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研究织锦上,周秋梅对其它事情就显得有些“糊涂”,例如记者问她这辈子教过多少徒弟学织黎锦,周秋梅起先说是三四十个,想了一会又补充说:“应该不到三十个吧。”
  
  旁边可急坏了她的徒弟黄秀强,“怎么可能才三十个呢?现在和你学的都不止这个数了!”黄秀强在保亭县城当清洁工,看到记者采访她老师,就放下手边活过来凑热闹。
  
  黄秀强闲暇时和周秋梅学织锦,至今已有5年多了,她告诉记者,周秀美这么多年教过的徒弟,上百人都不止,不仅保亭各乡镇有很多农村妇女慕名过来学习,连很多其他市县的姐妹也来找她拜师学艺,而周秋梅一律来者不拒,不收分文,有教无类,倾囊相授。
  
  记者采访时,刚好有两个新收的徒弟。一个叫黄秀丽,在县政府办工作,已经学了1个多月了,就记者这个外行人来看,已经织得相当不错了;另一个叫梅桂荣刚学了2天,主业是搞装修的,和周秋梅是同村人,刚搬回来就来和她学织锦。
  
  织锦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最让记者钦佩的还是周秋梅和她弟子们对待织锦的态度。熟悉黎锦的人都知道,织锦并不是件轻松的差事,特别是采用传统的踞腰织机,更是件“苦”差事,难怪有些老人慨叹,现在年轻人都不想学织锦了。
  
  然而采访中,记者却感受到周秋梅和她的弟子们对织锦的热爱,从始至终,她们都是开开心心地织锦,黎锦有经线,有纬线,而当她们在从事织锦时,也就完全沉浸在黎锦的世界中,而不去在乎周遭世界的一切。
  
  就如她们的活动场所,绝对是记者见过的织锦所中最特殊的一个,不仅极为简陋,而且地理位置也非常特殊。番道村虽说是农村,但却紧邻县城,随着近年来保亭经济发展,已经差不多算是城中村了,而她们的织锦所就在村口,门前大路上熙熙攘攘,车流量很大。
  
  而周秋梅和她的徒弟们就在门前铺上一张编织袋,席地而作,自顾自地织起黎锦来,任几米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自岿然不动,颇有几分禅趣。据说,人多的时候几十人把屋里门前都坐满了,场面蔚为壮观,引得路人围观。
  
  入夜后,周秋梅还和她的弟子们,身着自己织就的黎锦服装,在附近广场跳民族舞,还特意请了保亭民族歌舞团的演员做指导。
  
  织锦深深影响了她们的生活。尽管才学习织锦1个月,黄秀丽却已经觉得她比以前活得更充实更快乐,“以前空闲时就打牌,还常输钱,起码现在只赚不赔嘛!”
  
  对于周秋梅和她弟子们来说,生活如此简单快乐,白天忙时工作、闲时织锦,晚上跳舞,任生命之河缓缓流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